台灣出版資訊網電子報 < mailman@mx.udnpaper.com >

作者:王乾任

研究所時代,曾經在書店看到某家學術出版社的書非常好,於是大膽寫信,毛遂自薦,想與該公司合作。

原本只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沒想到對方竟然回信了,卻是約了一個很奇怪的時間見面,等見了面之後才知道,原來該出版社是一人公司,且老闆是利用下班時間從事出版(當時很是佩服,業餘時間投入出版,竟然還能出如此多的書)。

老闆自有一個本職,且收入頗豐裕,並不缺錢,之所以開出版社,據其當年的說法,是因為自己學生時代,靠著接出版社的翻譯賺取生活費,對於養活他的出版業有份恩情,是以後來自己有能力了,便開了出版社繼續從事出版工作。

後來接觸的出版同業多了,發現像上述出版社的老闆一樣,本身已經有相當不錯的正職,卻利用公餘閒暇時間投入出版的狀況並不少。例如:不少學者教授都把自己長年使用的教材製作成書,且放在自己名義底下的出版社,自己印製與發行(可惜多數書店通路並不知道這類書的存在,這類書通常只在校園裡的書店販售,甚至只有在該名老師的課堂上才能買得到)。

大抵可稱此一現象為一人出版或業餘出版,算是台灣出版業的一種特色,一直存在於這個產業中。

嚴肅一點來說,業餘出版本是前工業社會時代的出版常態,特別是在中國(漢文化圈),出版大多是被當成副業在推動,許多文人墨客的正職都是當官,公餘閒暇寫點詩文,整理集結之後,找人刻印出版與發行,甚至多數時候只用來籌贈友朋,也不靠此牟利維生(古代文人真要靠寫字維生,也多是替人寫墓誌銘或題字拿潤筆)。

自從坊間有了自費出版社,加上電腦化和數位科技的成熟,一人或業餘出版就顯得更加容易了。想出書的人可以使用電腦完成初步文稿,委託專門的自費出版社幫忙後續的編制印刷與發行(或不發行也大有人在,只是印個三五百本用來贈送親友,不少退休的學校校長、中小企業主或社會賢達,大多會選擇印製一本書作為退休紀念,收錄一些個人生平事蹟或文章)。

電子書問世之後,照理說個人出版應該變得更為容易,可惜到如今還沒有一套素人也可方便使用的電子書編制與上傳軟體(APP),大多還是要透過特定廠商幫忙處理稿件的編制與上傳(手機APP商城)。未來當自製書的APP成熟後,個人出版與發行將會變得日漸普及。

另外,不少一開始投入出版產業的年輕朋友們,則是選擇小而美的一人出版形式。像是自轉星球、花神文坊、逗點文創等,都是一台電腦就開張營業,自己住家就是辦公室,有些則是越做越有搞頭,例如自轉星球如今已經是頗具規模的中型出版社,逗點文創也開始聘人。

竊以為,一人出版或業餘出版是好事,也是台灣出版產業最珍貴而有活力的地方,有志於出版的人,可以各種自由的方式投入出版,只要有辦法做出書籍商品並且在通路上架陳列販售即可,人員的多寡、財力的多寡…都不影響出版的意願,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開出版社當老闆。

出版產業本來就是個高度分工且極度多元的產業環境,大型出版社固然能夠推出超級暢銷書引領社會閱讀風潮,超小型出版社甚至一人業餘出版也能靠著手工業,慢工出細活的推出利基型產品,使用網路與非主流通路一點一滴的販售著自己所生產的產品,且因為將人事等各種成本降到最低,且出版社的生計未必是靠賣書所得利潤,因此可以大膽地拒絕產業化、資本化的遊戲規則,可以更自在地製作自己想要出版的書(多年來台灣有許多美好的詩集都是這樣被編輯與印製出來的,也只在一些小而美的獨立書店通路才能看得到)。

一人與業餘出版,某種程度成了力抗資本邏輯的單一化出版能量,因為不需要附和資本邏輯的經銷商與通路,因為可以自付盈虧而不需擔心無法存活,甚至舊址出這麼兩三本書便長期靠著獨特通路推廣販售下去,替這個日漸資版化的出版產業注入一些不一樣的活水。

台灣雖然已經有不少人長年投入業餘出版,可惜在形態上還不夠多元,大多偏重在詩文小說與個人傳記,如若能將此股能量引入到擁有專門知識的高階白領、知識工作者(如教育訓練講師、醫師),透過個人自費出版或其他業餘出版的形式,推出出版品,走非常規書店通路(如只在自己的部落格、演講會場或是像漫畫同人誌那樣在固定展覽會場上才能購買),又不須靠出版品牟利。

無論書店還是出版人,都應該更用心深入去了解自費或業餘出版品的無限可能,此類出版品的數量如果能夠大幅增加,對於小而美的獨立書店來說,也是增加與大型連鎖通路或網路書店通路做出區別的產品利基,因為大型通路無法為了只出一本書的個人出版社往來,勢必得割愛,這個被創造出來卻無法在大型通路販售產品的利基型市場,便是獨立書店存在而無可取代的重要關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o0942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