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651517.shtml

 

【聯合報╱記者鄭涵文/台北報導】
   
2014.05.03 03:54 am
 

台灣長年來以「精神分裂症」稱呼因腦部區域神經功能失調引起思想或感知錯亂患者,但此名稱所附帶的誤解和偏見卻降低病患就醫意願。昨康復之友聯盟舉辦記者會推動「思覺失調症」正名運動,期導正民眾認知、提升患者治療意願。

健保署統計,台灣近十年內確診的精神疾患數從七點五萬人上升至十二萬人,顯示願意就醫的精神疾患者漸多。但衛福部心理與口腔健康司司長陳快樂卻指出,願就醫多半是憂鬱症或躁鬱症患者,思覺失調症的就醫率待改善。

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黃敏偉指出,台灣六成以上患思覺失調症者不願意病情曝光,主因是害怕異樣眼光、遭歧視或被貼標籤。此外,更有高達六成三的精神康復者曾中斷治療一次以上。但黃敏偉說,中斷治療易使症狀惡化,甚至降低精神康復者原有的社會功能。

日本於二○○二年就已將精神分裂症更名為「統合失調症」;韓國也於二○一二年更名為「調弦症」。黃敏偉說,研究指出,日本更名後病患的就醫率與家屬支持度顯著提升,兩年內就醫率增四成,更突顯正名運動之必要。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周煌智則指出台灣疾病正名成功案例,包括將「痴呆症」更名為「失智症」、將「低能」改為「智能不足」。

周煌智說,患者常因錯誤解讀精神分裂症而逃避回診,致疾病易復復發。因此正名重點在於將帶有負面意味的「分裂」一詞改為「失調」,鼓勵病患只要願意調整、接受治療,也有和疾病和平共存、回歸正常生活。

美國精神科醫師費雪(Daniel Fisher)博士則分享自己作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經驗,並指出,「抱有希望」是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接受治療後不僅能正常生活,甚至還成為哈佛精神科醫師,以自身經驗幫助更多人。



【2014/05/03 聯合報】@ 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o0942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