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出版資訊網電子報 < mailman@mx.udnpaper.com >

 

2014年06月20日 記者簡立欣/專題報導

 

受限於篇幅和時數,台灣國文課本常常選用散文,少有小說;且由於教育部的ABC選文原則(獲得愈多出版社選入的文章級數愈高)和考試制度,各版本的小說篇目 不但少,而且愈來愈像,少有出版社敢大膽選出其他版本沒有的選文。劇本和外國作品則幾乎沒有。小說和戲劇的付諸闕如,不能不說是台灣國文教育的一大缺憾。

 

由於教育部規定文言文比例和「30篇文言文核心選文」,各家出版社能發揮的只有古典小說、現代散文和現代小說,但實際情況是現代小說入選機率遠低於現代散文,目前高中國文每冊14課,現代散文平均占3、4課,現代小說卻僅1課,頂多2課,甚至沒有。

 

忽選忽棄 慧星小說不少

現代小說篇數少,且常常忽選忽棄,許多優秀作品僅僅出現1次就宛如慧星般消逝。例如可媲美朱自清〈背影〉的詹宏志〈夜市〉、講述日據時代台灣人被迫日本化的 吳濁流〈先生媽〉、一對母子莫名遭到政治迫害的沈從文〈菜園〉等。1位出版社業務表示,小說不僅篇幅長,而且涉及語文能力的深層「文學欣賞」部分,出版社 選小說要冒風險,如果某篇小說不受到國文老師歡迎或老師們覺得不好教,通常這篇小說就會撤掉。

 

雖說小說選文經常忽選忽棄,但又有些小說長年屹立不搖,且各版本都「有志一同」選同一批小說,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魯迅〈孔乙己〉、賴和〈一桿稱仔〉、洪醒夫〈散 戲〉。這3篇小說恰好都是2000年入選各版本,當時令人眼睛一亮,魯迅因為政治因素,在台多年遭禁;賴和、洪醒夫是本土作家,他們的作品入選,都意味著 台灣意識形態邁向多元。問題是,10幾年來這些作品變成各版本必選,但卻少見3人的其他文章;難道以雜文聞名的魯迅沒有更好作品?與賴和、洪醒夫同時期的 作家,不值得由文學史角度橫向介紹嗎?10幾年來選文不變,除了書商怠惰、老師因循、考試方便之外,似乎沒有別的解釋。

 

 

書商怠惰 選文多年不變

事實上,古典白話小說也有類似情況,多年來選文只見《水滸傳》〈魯智深大鬧桃花村〉、《儒林外史》〈范進中舉〉、《紅樓夢》〈劉姥姥〉,完全不再開發同本書或同類作品的新教材。

 

此外還有代表性的問題。有些作家明明以小說聞名,課本選入的卻是散文,例如台灣客家大老小說家鍾理和,被選入的卻是散文〈我的書齋〉,但這顯然不是他最經典的作品;1940年代最出色的小說家張愛玲,對台灣文壇影響至今,較常被選入的卻是散文〈天才夢〉、極短篇〈愛〉。

 

 

小說看太少 缺乏歷史觀

小說和戲劇缺席,不能不說是高中國文課本的一大缺失。小說反映當代現實,和散文多寫個人見聞不同,尤其小說是20世紀現代文學史的主角,但台灣教科書選入太少小說,根本不可能讓學生形成系統概念,更遑論文學「史」、世界觀。

 

台灣中學生不但不知日據時期的楊逵、吳濁流、呂赫若,當代的陳映真、張大春、黃凡,更別提大陸作家莫言、余華、王安憶;星馬作家黃錦樹、海外華文作家劉大任等。當然,開「小說選讀」課是1個辦法,但現實情勢下,這類課程通常會被擠占掉,最好還是放在必修課的正文裡為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o0942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