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2322

 

10多年來,癌症研究人員發現,癌化程序不只是基因突變而已,癌症的成因,比原本想像的還要複雜。

撰文/強生(George Johnson)
翻譯/林雅玲

 

重點提要
■是什麼原因促使細胞癌化並成為腫瘤?研究人員推測:答案是關鍵基因隨著時間而受損或突變。
■然而這10多年來,研究人員找到許多其他因素,從腸道細菌到能開啟和關閉許多基因的外遺傳機制。
■揭開這些不斷增加的複雜度,了解癌症比以往更困難,但也提供意想不到的途徑來開發治療癌症的新療法。

 

事情很少如表面看來那麼單純,而看似複雜的事,也許只是深海表面的漣漪。美國著名的腫瘤生物學家哈納翰(Douglas Hanahan)和溫伯格(Robert A. Weinberg)在2000年發表的回顧論文〈癌症的標誌〉,漂亮地描述惡性腫瘤的形成機制:正常細胞如何持續累積突變,直到墜入癌化的深淵。

 

「癌症是由正常細胞積累突變所形成的」,這個想法可以回推到數十年前,哈納翰和溫伯格整合眾多實驗數據與理論,歸納出細胞必須表現六種特徵,才能發 展成腫瘤。它必須獲得誘發自己生長的能力,並且忽視提醒它停下來的訊號,這就是致癌基因(oncogene)和腫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的功用。它必須學會規避自殺機制,因為細胞失能就可能啟動自我摧毀程序,它也必須戰勝細胞內部會限制細胞分裂次數的計數器,也就是染色體末端的 端粒。它必須學會啟動血管新生(angiogenesis)來鋪設自己需要的血管,最終它還得侵入正常組織,到處轉移。

 

10幾年後,〈癌症的標誌〉依然是知名期刊《細胞》中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幾乎可說是癌症生物學上最有影響力的論文。就像宇宙學的大霹靂理論一樣, 宇宙創生於一個奇異點(質能的原始狀態),接著膨脹成現在的樣子。癌症始於一個反叛細胞(溫伯格讓這個名稱普及化),然後不斷擴張形成腫瘤。懷抱著這個大 略的概念,兩位科學家期待重啟人們對癌症的認知:

 

「全面釐清癌症致病機制之後,癌症診斷和治療將成為理性邏輯的科學,是目前的醫療從業人員想像不到的……我們預見針對單一癌症標誌發展的抗癌藥 物……我們希望有朝一日癌症生物學和癌症療法將成為具有共通概念結構與邏輯的科學,能與其他科學像是化學或物理學平起平坐。不過目前它像是一塊拼布,由細 胞生物學、遺傳學、組織病理學、生物化學、免疫學和藥理學拼湊而成。」

 

這是癌症的科學!未來成為獨立學門的願景可能實現。這篇論文毫不謙虛的預測,至今已10年多了,關於癌症,科學家仍然不斷發現全新的複雜面向。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4年第143期1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o0942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