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副電子報 < mailman@mx.udnpaper.com >
黃崇凱/聯合報
亞馬遜的果實看來甜美,卻不見得能在台灣實現。關於台灣的電子書狀態,可能牽涉到一個迷思:吃到飽……
法國大革命前流行一本暢銷空想小說《2440年》,作者是支持啟蒙思潮的路易斯.賽巴斯蒂安.梅西耶(Louis Sebastien Mercier),出版於1771年。小說大意說梅西耶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身在七百年後的巴黎,他帶著古老的目光觀察新世界的種種事物──當然,那就是啟蒙運動時代所想像的理性、明亮且充滿秩序的世界。書中描述梅西耶到圖書館本以為會看到成千上萬的書冊,結果卻只看到一個房間擺著四個小書箱。圖書管理員告訴他,18世紀以來的書大都已燒毀,關於保存基本真理和道德觀念的精選書籍,全在這四箱書中了。
這段敘述的景象乍看非常嚇人,但轉念一想,近十數年來人們推動電子書的意圖不也是如此嗎?
想像與現實的距離
我曾想像電子書是這樣的:它的載具可能是一本小冊子或一張紙的模樣,非常輕盈。所有我想讀、想翻、有興趣看的書籍內容,不論任何語種都可以找到,且排版舒適,校對精細,版面簡潔,也可自行調整字體、大小和行距。圖文內容有圖片、影音可供點選,註腳提到的任何資料和數據都可超連結追索,隨點隨看,不管那是一千年前蘇軾的某闋詞全文,或是最新一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上的論文。它能防水以便我泡在浴缸讀小說;它能發光卻盡量不傷眼睛,讓我長時間讀或在比較昏暗的環境裡閱讀;它能防摔防撞就像真正的紙本書籍一樣可以被超級探員傑森.包恩拿來打架和自衛。它要很便宜,要很容易取得,最好能在便利商店就買得到。
想像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在現行可見的電子書及其載體,以上這些特點大部分不存在。因為實現的難題太多。比如說電子書的格式該怎麼制定?光是各國檔案轉換、字碼、視覺呈現形式就可能比編輯紙本書還要麻煩。又比如電子書閱讀器,在電子書格式尚未有基本共識前,難以產生內容物。載具硬體及軟體製作技術尚在發展中,隨時可能改換檔案格式而無法相容,因此先前發展閱讀載具的嘗試幾乎全部失敗,讀者想看的內容五花八門,難以逐一談攏取得。再如版權授與,絕大多數出版社從事的是紙本書籍生產,各種知識領域都相當專門化,不可能什麼內容都能產出,更沒有科技後盾發展電子書;而大多數想發展電子書的科技公司,硬體和軟體規格無法統一,加上銷售管道尚未打通,本身也幾乎沒有出版書籍內容的編輯實務經驗。何況雙方要互相協調授權事宜,還牽涉到原創內容的作者、加工加值內容的編輯、譯者、經紀人甚至外國出版社,可說瑣碎麻煩至極(雜誌更困難,因雜誌的構成原就複雜,就算有大把預算,圖文內容一一分別談妥授權大概會逼死人)。
經過幾年大量試誤過程,如今台灣的科技公司和出版社都大致了解:電子書非常難做。對科技公司來說,賺那麼點蠅頭小利卻要花費大量溝通和製作成本實在不甚划算;對出版社來說,能賣的本土作者和作品太稀少又不夠多樣化(各類暢銷的翻譯書占比相對高很多),台灣市場也不夠大,要跟書籍競爭的事物又太多(電玩、電影、影音網站、社群網站、工作、要參加各種虛擬和現實的活動),結果就是儘管書很難做也很難銷,還是乖乖認命做紙本書吧。
亞馬遜的月亮非常大
就電子書銷售實況來說,仍以美國亞馬遜網站(Amazon.com)最為成功。但這個成功範例到底能不能拓展到其他國家還有待觀察。去年亞馬遜於市場相當有潛力的日本和中國開始販售電子書,除了原有的品牌通路優勢,他們也抓住指標性的一線人氣作家推出小說新作的造勢機會(日本是村上春樹《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中國則是余華《第七天》),大肆推銷低價的電子書,並趁機推廣目前廣受好評的自家電子書閱讀器Kindle。
面對iPad應用功能強大和App包山包海的兩大優勢,Kindle的確陽春得不得了:不僅是電子灰階墨水,運算速度也很復古,雖然它不算貴但台灣沒得買。不過對於只想好好沉浸在閱讀時光的讀者來說,亞馬遜書籍品項齊全,有免費的公版經典著作,有比紙本書更早發售的熱門新作電子書,也有作者自助上架的電子書作品(這兩年火熱的休.豪伊《羊毛記》堪稱典範)。亞馬遜網站設計「一鍵下單」可直通Kindle馬上開讀,簡樸的功能似乎反而讓人更容易專注在文字內容本身(這裡說的僅限最普通的Kindle,而非強調影音功能用來跟其他平板電腦一決勝負的Kindle Fire系列機型)。
亞馬遜的果實看來甜美,卻不見得能在台灣實現。關於台灣的電子書狀態,可能牽涉到一個迷思:吃到飽。台灣文化最普遍的現象大約是「吃到飽」,不止手機上網要吃到飽、火鍋燒烤要吃到飽,甚至買賣任何東西都想吃到飽。這個心態反應在平板電腦也是想買吃到飽的任何功能都齊全,而忽略了自身使用習慣。因此曾有段時間關於電子書的想像,是試圖透過數位科技,把閱讀內容轉化成影像、音樂等使用多種感官能力的呈現形式的「身體閱讀」,你或許可以讀金庸原作又看到楊過和小龍女的練功動畫加配樂──但這麼一來,閱讀還是「閱讀」嗎?
我猜想台灣電子書至今起不來的重要原因,其實在於我們太想同時做許多事:想邊看書邊做筆記,又想邊聽音樂邊看書,邊看書邊跟朋友線上喇賽……看書這件事好像永遠都是配件,都是得等到百無聊賴或想安靜一下的時候才偶爾為之。
這麼看來,目前的電子書真是太昂貴的模仿品了──就像殘缺版的紙本書。義大利學者、作家兼藏書家安伯托.艾可說的好:「書就跟湯匙、鎚子、輪子或剪刀一樣,一旦發明了這些東西,就想不出更好的了……書已經通過了考驗,在同樣的用途上,我們看不出要怎麼做才能做出比書更好的東西。或許書的組成要素會有所演變,或許那些書頁不再是紙做的。可是書終究會是書。」所以我們暫時還是別想擺脫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