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 名台灣問題學者、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若林正丈日前在「早大評論」撰文,從太陽花學運的啟示,談附身於台灣總統政治的「魔物」(妖魔)。文中說,相較於民意 支持度,台灣總統在第二任期更在意卸任後的名聲,尤其推動公共政策成績不佳,政局開始變動,這種傾向會越來越強,「施政立場也會從選舉時的平衡,開始出現 分歧。」
若林指出,「太陽花學運」引起很大回響,普遍解讀是二○○八年馬英九上台以來,台灣政府向中國靠攏,台灣蔓延一種可能被中國吞噬的不安,學運恰好給這種情緒賦予政治上的著力點。他說,「台灣的總統政治有特有的背景問題」,就是兩岸議題。
文中說,總統大選時民進黨、國民黨候選人會各自向右、左延伸,期得票最大化;實際執政後,就會跟選舉時姿態有落差,「選後意識形態M型分布」(台獨、反台灣/統一)凌駕於「選時意識型態倒U型分布」(中立)的狀況,在第二任期會更明顯。
他以陳水扁為例,因為對中政策不順、幕僚貪汙而陷入困境,於是開始推動對極左的深綠支持者訴求的政策,致同黨候選人謝長廷競選失利。而馬總統連任後開始把 「歷史的使命」掛在嘴邊,負有實現和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為兩岸的和平鋪路」的使命感,這一使命感使他認為必須讓立法院通過「服貿」。
「如果用誇大一點的說法來形容的話,台灣的總統政治,可謂被『妖魔』附身了。」若林在文中寫道,若要防止「妖魔」出現,台灣的總統必須同時扮演「陳水扁」 和「馬英九」的角色,才可以維持台灣政治穩定所需的平衡。換言之,台灣總統不但需要有充分的黨內權威、才得以在統獨間取得平衡,也必須擁有對民意脈動的敏 感度,擁有讓人民清楚了解政府欲推行之政策的政治溝通能力。